今年感恩节,AI比人先上桌!机舱火鸡宴、政治名人拼盘、科技大佬假笑全刷屏得像真实记录。节日本该是烟火气和家人,却被一堆不存在的合照抢走注意力。我们到底在看回忆,还是在被AI制造记忆?
你可能也刷到过这张图:Newman坐在中间,周围是被P出来的一圈科技大佬,像在开公司年会。

照片细节满满:火鸡、红酒、烛光一字排开,旁边是笑得乖巧的扎克伯格、马斯克、纳德拉、库克……画面精致到像杂志大片。
这张图被评为今年最「乱入」的感恩节名场面之一。
Google刚上线的Nano Banana Pro,让这张照片离「现场直击」只差一个BBC水印。
也许几年后的感恩节,我们抬头看着眼前的土豆泥,问「这是不是AI土豆泥?」
今年的感恩节名场面,被AI承包了
今年感恩节,最先上桌的不是人,是AI做出来的神图。
托AI的福,RFK Jr.把当年的麦当劳合照玩成感恩节版。
薯条和汉堡被换成了孢子甘蓝和蔓越莓,特朗普父子、马斯克全员在桌边「健康饮食」。

离谱的是不止这一张。
Newman亲自下场,配文半开玩笑地说这是「AI牛市的感恩节晚宴」。


Tiffany Fong更绝,直接把成龙请到自己餐桌旁帮忙切肉。

这些「名人聚餐」,在社交平台上被转得一本正经,像真的发生过一样。
这些照片的共同点,是「过分自然」。灯光刚好,皮肤刚好,连光都出现在应该出现的位置。
这就是Google刚推出的Nano Banana Pro的威力。
假图,怎么比真的还真?
你有没有发现,今年的感恩节合照像换了画风?事实的确如此。
感恩节前一周,Google才把Nano Banana Pro端上桌。媒体当时的评论一针见血:
它不是在生成图片,是在生成你会相信的场景。

它最强的一点,是把那些最容易骗过人眼的细节全部「拉满」:桌布的褶纹、玻璃杯的亮点、火鸡表层的油光、灯光照在皮肤上的微妙柔焦……
原本一眼假的地方,现在全都恰到好处。你已经不能再完全相信网上的照片了。

Nano Banana与Nano Banana Pro对比
更要命的是,它不用你懂技术,不需要专业摄影思路,不需要会修图,只要一句提示,就能生成一堆感恩节场景。
尤其是「名人+节日+食物」,这种最容易被接受、最不容易被怀疑的组合。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的AI合照的热度比往年更高。
过去的AI图像靠「奇怪」,今年AI图像靠「真实」。
明知道是假的,为什么还要转发?
今年感恩节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大家明明知道图是假的,但还是忍不住点开、保存、转发,甚至截图发到群里「看这个笑死我了」。
它为什么这么好传播?答案不是因为它逼真,而是它懂你想在节日里看到什么。
今年的这些感恩节AI图,本质上是「情绪出口·节日版」。
节日期间,大家一边忙着应付家人,一边想找点轻松的东西喘口气。
而这些荒诞、无害、带一点「节日限定混乱感」的AI图像,刚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比起真实的感恩节——厨房乱成一团、火鸡切不动、亲戚问东问西、孩子哭闹,这些AI合照更像是节日的理想样子:
灯光正好、笑容统一、气氛完美、连火鸡都是高级摆盘。

社交平台也特别偏爱这种内容。
图片本来就比文字更容易被推送,再加上这种「荒诞而不危险」的节日段子更容易让人刷个不停,算法自然把它往前排。
Fast Company在谈Nano Banana Pro时说过一句话:
我们转发的不是图,而是一种想一起笑一笑的冲动。
而这正是今年最微妙的点:这些AI图火,是因为它们比真实的感恩节更轻松、更好笑,也更容易让人觉得有参与感。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当一张从没发生过的合照被反复刷到、反复转发,它开始在你的记忆里占位。
你会下意识觉得「我见过」「好像看过新闻」「是不是某个场合拍的」。
真实的节日画面、记忆痕迹、现实关系通通被替代。
这就是今年感恩节AI热潮最让人不安的一部分:你以为自己笑了一下,其实什么都没发生。
刷了一圈今年的感恩节图,你会发现一个挺好笑也挺现实的问题:屏幕里的宴会永远完美、永远热闹、永远上头。
而真正的感恩节,却是混乱、干巴巴火鸡、吵闹的孩子。

AI做出来的那些照片当然好看,众星云集、灯光温柔、火鸡烤得刚刚好,一切宛如广告片。
可等你把手机放下,会突然意识到:能让你伸手夹一口、能让你觉得太咸、能让你笑出声的,还是眼前这桌不完美的饭。
也许今年最值得「感恩」的,不是先进的技术,而是一个简单的提醒:
好看的画面可以生成,但真实的陪伴只能发生。
把手机放一边吧。屏幕里的假名人,就让他们继续在AI里吃饭。
而你,只要存在,便是真实。
参考资料: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ai-thanksgiving-dinner-photos-rfk-jr-alex-jones-google-gemini-2025-11
https://x.com/danielnewmanUV/status/19938588210143846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