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超】研调:2025年Q2智能手表出货 华为首度超越Apple称冠
来源:集微网 6 小时前

1.研调:2025年Q2智能手表出货 华为首度超越Apple称冠

2.黄仁勋:已与美政府讨论在华销售Blackwell芯片 愿被抽成

3.中富电路H1营收8.49亿元,同比增长27.84%

4.圣邦股份H1营收18.1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加12.42%

1.研调:2025年Q2智能手表出货 华为首度超越Apple称冠

研调机购Counterpoint Research指出,华为在2025年第二季智能手表出货量首度超越Apple,跃升为全球第一大品牌。 该季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年增8%,中国市场功不可没。

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中国市场的复苏动能主要来自华为、小米与小天才(Imoo)等品牌的带动,健康意识提升、AI 与物联网(IoT)的深度整合,以及消费者对多功能生态装置的偏好,均推动了智能手表在中国的快速普及。

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认知已不再局限于「穿戴设备」,而是逐渐视其为整合运动健康、通讯、支付与导航的数字生活中枢。 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的无缝连结,加上应用生态系的不断扩展,进一步提升其在不同世代用户间的价值与使用体验。

Counterpoint Research资深分析师Anshika Jain表示,华为在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年增52%,为全球前十大品牌中成长最快者,并首度超越Apple登上全球份额第一。 华为凭借多元的产品组合、中国市场的强劲动能,以及在中高价位带的价格竞争力,成功吸引广泛消费族群。

其出货量逾四分之三集中于中国,产品售价主要落在100至400美元区间。 同时,华为也正逐步拓展欧洲、中东非洲与亚太市场,持续扩张全球用户基础。 中国庞大的智能手机用户规模与完整的生态系策略,更是推动华为此次突破的关键因素。

Apple 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则已连续七个季度下滑,并让出全球第一的宝座。 不过,凭借iOS生态系的优势与用户忠诚度,苹果依旧领先高端智能手表市场。

在前五大品牌中,小米与小天才(Imoo)表现亮眼。 小米凭借高性价比产品与广泛的市场覆盖,稳居基础型智能手表市场的领导地位; 小天才则持续主导儿童智能手表市场,依靠专属功能与高度获得家长认同的品牌形象取得成功。

相较之下,三星在第二季的出货量年减 3%,而苹果与三星的下滑部分源于消费者延后购买,等待 2025 年第三季即将推出的新一代设备。

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师Balbir Singh表示,在中国本土品牌强劲表现与用户高度忠诚的双重推动下,中国于2025年第二季度首次跃升为全球高端智能手表出货量最大的市场。

受益于价格亲民的产品定位、政府补贴政策的支持,以及与本地应用生态的深度整合,智能手表在中国市场已从支付工具拓展为涵盖健康监测等多元功能的生活必需品。 相较之下,北美及其他主要市场的出货量出现下滑,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Balbir补充指出,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期2025年全球智能手表市场将持续复苏,全年出货量有望成长约7%。 推动增长的关键在于 AI 技术的导入与新一代健康传感器的应用,带来更高准确度与个性化服务。

各品牌正通过多元化产品组合,从入门款到高端旗舰款,满足初次购买与汰换升级的需求。 未来 HarmonyOS、Wear OS 与 WatchOS 等生态系将进一步扩展,支持不同价位带产品。 智能手表将结合 AI 洞察与先进感测技术,提供更精准的健康监测与个性化生活建议,推动市场长期成长。

Counterpoint Research 研究副总监 David Naranjo 也指出,Apple 与三星的下滑显示,单靠品牌忠诚度已不足以驱动销售。 消费者现在期待具体的价值提升,例如FDA认证的健康数据、AI个性化功能以及更长的电池续航力。

2025年下半年将成为关键时刻,若苹果与三星的新一代手表能在功能上展现突破,将有机会重新夺回成长动能。 但目前,中国品牌已在规模、价格与整合上展现优势,并逐步跃升为全球挑战者。 未来的竞争焦点将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健康功能与AI将是长期差异化的决胜关键。(钜亨网)


2.黄仁勋:已与美政府讨论在华销售Blackwell芯片 愿被抽成



黄仁勋

据路透社报道,英伟达CEO黄仁勋(Jensen Huang)周四表示,已开始与白宫讨论允许公司在中国销售下一代先进GPU芯片降级版的事宜,但需要时间。

黄仁勋周四接受了福克斯商业频道《克拉曼倒计时》(the Claman Countdown)节目的采访。当被问及英伟达与白宫就Blackwell芯片在华销售进行的谈判时,黄仁勋表示,讨论已经开始。

“对话需要一些时间,但特朗普总统明白,让世界基于美国的技术栈来构建AI,有助于美国赢得AI竞赛。”黄仁勋称。

本月早些时候,特朗普表示他可能会允许英伟达在中国销售Blackwell芯片的降级版,并指出该芯片的性能将比常规版本低30%至50%。

路透社在5月份曾报道称,英伟达正为中国准备一款新芯片,该芯片是其最新最先进Blackwell AI芯片的一个变体,但成本大幅降低。

英伟达在第三财季业绩展望中没有算入中国的潜在芯片销售,这凸显出该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此前,英伟达为了获得芯片出口许可,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允许美国政府获得H20中国销售收入的15%。黄仁勋表示,公司目前尚未收到来自中国的H20订单。

当被问及如果特朗普要求从对华Blackwell芯片收入中抽取15%,英伟达是否会被迫同意时,黄仁勋暗示他对此持开放态度。

“我不觉得这是‘被迫同意’,但归根结底,我们能够在中国销售产品符合全球和美国的利益。所以,只要能获得对华销售许可,无论需要什么条件,我们都可以接受。”黄仁勋称。

他预计,中国AI市场对英伟达而言价值500亿美元。“我希望我们能重新回归中国市场,并争取这500亿美元市场中的可观份额。”黄仁勋说。


3.中富电路H1营收8.49亿元,同比增长27.84%



8月28日晚,中富电路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称,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达8.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78.48万元,同比下降34.1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14.82万元,同比下降30.08%。



报告期内,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大核心业务的协同发力:其中,通信及数据中心业务呈现出大幅增长态势,收入增速约75%;公司重点发力的半导体封装应用领域成效卓著,收入同比大幅攀升约84%;同时,汽车电子领域也贡献了稳定增长,收入同比增长约35%。

报告称,公司凭借长期的技术积累,在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封装等领域拥有了较为稳定的客户资源,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客户包括:多家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服务商、威迈斯、Vertiv、NCAB、AE、Asteel flash、Lacroix、Lenze、Schneider、台达、FlexPower、Jabil、嘉龙海杰、比亚迪、铂科新材、瑞声、歌尔、航嘉、立讯等。目前公司产品已远销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区。公司持续挖掘各细分领域高可靠性、高性能要求、高技术指标的印制电路板业务需求,为客户提供从研发认证阶段样板到量产批量板的一站式定制化产品。

同时,公司形成了沙井工厂、松岗工厂、鹤山工厂、泰国工厂四个生产基地的产业布局。其中沙井工厂以小批量生产和研发样板为主;松岗工厂以中批量生产为主;鹤山工厂以大批量生产及尖端产品研发为主;泰国工厂目前处于批量生产、产能爬坡阶段,已成功通过多家海外行业领先企业的审核,客户涵盖工业控制、通信、医疗电子及汽车电子等领域。通过各生产基地之间的有序协作,公司可以一站式提供单/双层板、多层板、铂金板、高多层板、厚铜板、5G天线板、高频高速板、软硬结合板、平面变压器板、内埋器件板及封装基板等产品。产品下游覆盖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封装及医疗电子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应用领域。各生产基地专业分工可以带来单项产品的规模效应。生产基地间的差异化可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和一站式服务。丰富的产品应用领域有利于形成分散的客户结构,降低对单一产品或领域的依赖,促进公司稳定增长。


4.圣邦股份H1营收18.1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加12.42%



8月28日,圣邦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称,上半年,公司经营状况稳定,实现营业收入18.19亿元,同比增加15.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加12.4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下降14.98%。



报告期内,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宏观经济复苏相对缓慢。在未来经济形势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公司一如既往的积极应对各种变化,不断加深与客户的合作,持续加大在工业和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的投入,积极开拓新市场、新客户,进一步完善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保持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

报告称,公司专注于模拟芯片的研究开发,并积累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产品的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品类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并逐渐创新及引领需求。另外,模拟芯片具有通用性强、多样化、齐套化、生命周期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可供销售产品5,900余款,涵盖34个产品类别,可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公司持续密切关注市场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新兴领域的应用,提前布局、积累相关技术,目前已在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智能制造、新一代手机通讯、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和无人机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续将继续发挥产品性能及市场迅速反应的优势,与客户紧密合作,以求准确及时地把握住商机、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支出50,752.1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7.9%。研发人员1,219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2.56%,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139人,从事集成电路行业10年及以上412人,10年以下807人,核心技术人员稳定。公司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同时,公司持续跟踪市场发展变化,特别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车、光伏储能、智能制造等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积极做好相关技术、知识产权和产品的布局及储备,目前已在电动汽车、工业控制、5G通讯、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拓展了客户群体,后续将继续发挥产品性能及市场反应迅速的优势,贴近客户,以求准确及时地把握住商机、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WebPro
其他登录方式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WebPro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注册WebPro
获取验证码
注册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WebPro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WebPro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完善资料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WebPro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登录
扫描二维码 | 授权登录WebPro